我第一次买花是2013年,抱着花盆,一付把春天带回家的气派。
秋华问我多少钱一盆。我说:“10块”。秋华说:“傻不傻呀你,8块也能买”。我说:“我不给她15就不算傻。
花农告诉我一周浇三次水,每次半杯。她每天都来,我可以随时请教。”儿说:“你还买了个售后。能活多久呀?”我说:“永远活着”。儿说:“在你心里吧。”不到10天,我的两盆花都枯萎了,凋谢了。我懊恼地想:如有幸不落在我手里,应该正在那位护花使者的家里茁壮着呢。
有一次,我虔诚地向花农请教:“我为什么就养不活花儿呢?连死不了(花儿名)都死。”旁边一位老太太看看我,说:“闺女,你是火命吧?土命的人养什么都活”。
花农可能怕我不买他的花儿,连忙说:“是你太漂亮了,养这个吧,永远活着。”那盆花是红掌。
我经常把已经无精打采的花送给老妈养。原来街坊四邻的花打蔫儿时,老妈总是具有“悬壶济世”的魔力,经她的神奇妙手总能起死回生。
老妈告诉我:“养花要用心”。在无数次失败后,现在,我的红掌和四季海棠,经历了一个寒冬,傲然挺过了春天,正英姿勃发地迎接夏天。
我不仅养花,还戴花,戴的都是鲜花。
有一次浇花时,碰掉了两朵红色的四季海棠,扔了可惜,我就一边一朵,把花戴在脑袋上。
给秋华洗脚时,他拨楞着我脑袋上的花儿,说:“你多大啦?还戴花?”我说:“这跟年龄有关系吗?”
曾经在25岁时,觉得脸上会长皱纹;
35岁以后,觉得可能会有白头发;
45岁以后,觉得会有抬头纹;
50岁以后,我觉得无论保养得多么好,脖子、腋下都会泄露年龄的秘密……。
年龄就像一把尺子,约束着我们的言谈举止,穿衣打扮,做什么事情,都要是这个年龄的人应该说的,应该做的,不能偏离这个尺度。庆幸的是,现在大部分人都活出了自我,不再被年龄束缚。
老要张狂少要稳。我则更甚。那天和艳儿聊天,我夸艳儿穿的外衣特别好看。艳儿说,她穿衣服的风格一直在变,直到近几年才开始固定下来,知道自己喜欢的类型。原来的衣服都不喜欢了。
我说:“我很多年前买的衣服,到现在都特别喜欢,因为我这么多年来,穿衣服的风格(如果那也叫风格的话)一点儿都没变,都是儿童服装,格子衫、点点控、背带裙、娃娃领。” 我就是一个12岁的孩子,而且还穿未成年人的外衣。越大,越不知道自己有多大。
前几天,头发上别着两个漂亮的花卡子,去花鸟鱼市买花儿,碰到近20年未见同事,她说:“你怎么老是小孩样儿啊?”
后来在黄楼医务室,碰到同心医院收款员。她吃惊地对我说:“你怎么比上班的时候还年轻了,那时,看着你有点憔悴。你爱人怎么样啦?”
我说:“那时,我既要上班,回家还要忙乎他,比较累。现在不用上班了,倒轻松了好多。”她说:“你头发那么黑,是染的吗?”我说:“没染。”她说:“你就是心态好。哪儿像50多岁呀。”
我40岁时,听到的是“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
我50多岁的时候,却看到许多“别人六十称花甲,她们六十一枝花”的践行者。
我坚信,我是其中一朵。“在我看来,快乐的人所具有的最普通、最独特的一个标志是情趣”。
我的情趣除了养花,最重要的,当然也是大部分女人的最爱,就是照相。
偶然在哪儿看到那位明星的美照,就在家里模仿明星的姿势,支起三脚架,用照相机自拍。正面照不出明星的美貌,就照背面的美态,力求神似。我们都知道,生活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再有一些苦涩的作料,更是苦不堪言。
生活情趣可以让没有意义的人生变得有点儿意思。
万物有序,各有各的宿命,我的宿命就是在家里。我就是一颗扎根在屋里的种子。
张爱玲说:“人总是在磕磕绊绊中才能学会成长……。
人世很长,爱情是个结,生活是个结。如果不能将结解开,那么就将它系个漂亮的花儿”。
我心念如花,任其盛开,也任其凋零,任其再度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