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传统的重阳节到了。重阳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老人与儿童传统文化跨代传承的节日。九月九日这一天,人们喜欢登高远望,赏菊品茗,喝重阳酒,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活动——重阳节儿童画。这是一项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活动,它具有地域性、季节性、文化性等多种特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孩子们很喜欢的一项活动。
一、重阳节儿童画的历史渊源
重阳节儿童画由中国画这门艺术发展而来。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中国画以壁画、石刻等形式出现,时间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国画的特点是线条,它强调“线条的意趣胜于形体的逼真”,所以表现出来的形象具有夸张的特点,这也是中国画的独特之处。
重阳节儿童画作为一种中国画的形式,在历史上也有很长的历史。早在唐朝就有文人画士将嵩山的风景画在绢帛上,送给友人作礼物的习惯。宋朝,宫廷中出现“诗、书、画、印”的四雅之风。而明清时期,民间各种画坛和传统手艺坊不断涌现,重阳节儿童画也成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重阳节儿童画的文化内涵
重阳节儿童画的主题主要是“端午菖蒲”、“菊花”等,这两个元素在重阳节中极为重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端午菖蒲是重阳节的传统食品,而儿童画中常常画上端午菖蒲和龙舟。画上端午菖蒲是为了表达强调“祈求健康,祈福平安”的含义,而画上龙舟则强调“团结、协作、共同进退”的思想。
菊花则是重阳节的花卉,是华夏文化中被认为是高雅的花卉之一,寓意高洁、忠诚、踏实。明朝文学家谢榛在《谢菊咏》中写道:"我喜秋菊,不是别的,只因它转身,不畏严霜".
因此,儿童画中经常出现菊花图案,表达了人们对古代诗人的崇拜,和生活中追求崇高品质,追求向上进取的态度。
三、重阳节儿童画的表现形式
在过去,重阳节儿童画主要表现形式是有限的,只有在宣纸或者丝绸等高档纸张上作画。随着时代的变迁,重阳节儿童画的传承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如今,我们可以在书本、画册、钢笔、绘画软件、手工艺、绘画课程等各种载体中看到重阳节儿童画的影子。
现在,在绘画课程中,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孩子的性格爱好,来指定画底色、讲解画面构图、指导绘画技巧等,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重阳节儿童画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可以增加体验课,让孩子们现场参与体验传统艺术,体会民俗文化和艺术魅力。
四、重阳节儿童画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变化,重阳节儿童画的传承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现在的孩子们在学习科技之余,鲜有机会接触到文化艺术,表现在绘画技巧、构图组合等方面存在不足,且与如今的社会背景脱节。因此,我们需要将传统文化通过适当的方式,与新时代的元素融合起来,让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现代文化,更好地与当代社会接轨。
同时,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也需要在积极创新的同时保留传统道德和伦理,这是重阳节儿童画传承的核心,也是当代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总结
重阳节儿童画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流传至今。它不仅是一种绘画艺术,更是民间文化、社会生活和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重阳节儿童画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新时代相结合,推进重阳节儿童画的传承、创新和推广,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更新于:25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