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安家片桥梁时,王新法用仪器测量数据。李 飞摄(资料照片)
2月23日,王新法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倒在了义务扶贫的土家山村,用生命诠释了一名***人的信仰与忠诚。
“王村长是累死的,王村长是帮我们挖穷根累死的。”
连日来,当地村民自发聚集到王新法的坟前凭吊祭奠。唏嘘落泪的村民诉说道:他虽然是个外地人,但比亲人还亲,我们一定要把他照顾好!
扶贫未捷遗憾去,留作后人常相思
“老弟呀!67户,只剩下4户没脱贫了。在这节骨眼上,你就这么狠心地走了!”从外地赶回的土家汉子、村支部***覃遵彪,跪在王新法遗体旁,嚎啕大哭。
时间定格在2月23日。这天一大早,王新法来到关沙田河,与村民张昌国查看河道,商量建桥大事;随后,他回到借住的村民简发成家,与帮扶队员修改桥梁图纸……
午时,王新法突然倒地。闻讯赶来的简发成、唐志英夫妇,一个抱住头,一个做人工呼吸;70多岁的村民张昌厚掐手脉。然而,回天无力。聚集在屋前的群众做梦都没想到,他们的“名誉村长”,就这样匆忙地离开了他们。
今年64岁的王新法,是河北石家庄人,1969年12月入伍,1981年转业到石家庄巿公安局工作。2013年7月,王新法退休,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薛家村,开始了他的扶贫事业。
讲起王新法,覃遵彪心里有些愧疚。4年前,王新法来到薛家,与村里一帮人商量脱贫事宜,覃遵彪还以为他只是做做样子的,没把他当回事。
“我们是有信仰的***人,我们是忠于祖国和人民的军人。”不久,王新法找到覃遵彪彻夜长谈:“***员就要带领群众一起富。”这番话,让覃遵彪羞愧难当。
在去往灵堂的小道上,100多名村民跪在地上,点燃了香烛,烧起了纸钱。退休女教师覃事群哭道:“山坡上的绿茶发出了新芽,你还没来得及品尝。当年你悄悄地来,现在静静地走,我们心里过不去啊!”
王新法累倒在扶贫岗位上,归宿成了最大的纠结。亲人们想让他叶落归根,而薛家村民却苦苦挽留。
“父亲是我一生的骄傲!”女儿王婷得知80多岁的老支书林昌义,带领100多名村民,准备来县城请父亲“回家”后,与母亲商定:按父亲生前遗愿,留在薛家村。“薛家有父亲未竟的事业,他长眠在这里,他不会孤独。”
王新法的五弟王书生坦言:“我一直觉得哥哥有点另类,对他的所作所为不理解。我自己也是一名党员,根本达不到哥哥那样的境界。现在我才明白,哥哥的追求,是在圆贫困乡亲的致富梦。”
请回烈士振雄心,凝聚共识挖穷根
王新法在薛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请烈士回家”。
刚来薛家时,王新法走村穿户,发现土家人习惯把先人葬在田间地头,座座气派的坟墓,占住了上好的良田沃土。
踏勘薛家六塔山的时候,王新法听到了一段悲壮的历史:80多年前,68名红军在村里遭敌人偷袭,舍身跳崖,壮烈牺牲,遗体被薛家村民偷偷掩埋。听了这个故事,老兵王新法热血沸腾。
2014年春节刚过,王新法带着64万元积蓄回到薛家。他号召村民把牺牲的先烈遗骨找回来,安葬到六塔山上。
“外乡人都能这么做,我们咋能不支持呢?!” 薛家村老村支书王承梅说。全村老少齐上阵,绣好了68面五星红旗,开垦了319亩荒山,捐赠3000余株楠木、红豆杉、八月桂等树苗。
2014年3月31日,“让烈士回家”公祭活动在六塔山上隆重举行。“烈士们舍生忘死,不就是为我们过上好日子吗?眼下这点贫困,有什么改变不了的。”王新法的一席,让村民看到希望,信心倍增。
4月,薛家村委换届,一致表决王新法任“名誉村长”。从此,“名誉村长”的称呼一直伴随王新法走完人生。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趁“让烈士回家”的东风,王新法在薛家号召村民迁坟腾地。去年11月,常德市一公司决定来薛家开发旅游,涉及迁坟。短短19天,村民们共迁出祖先坟墓71座。
在吊唁王新法的灵堂里,村民简发成边上香边说:“村长,你就安心上路吧!我已做通全家人的工作,待到山花烂漫时,就把葬在田土上的8座祖坟迁到六塔山上去。”
“有了王新法这种精神,就没有拔不掉的穷根。” 村委会主任贺顺勇坚定地说。目前,六塔山顶已移葬了74名烈士和几十位先人,50多个村民同意逝世后安葬到六塔山上。
架桥修路找水源,处处做给村民看
来到薛家村,王新法总是闲不住。在安家片串门时,王新法看着孩子们淌着河水上学,心里很不好受。他常常在河边一呆就是大半天。
为修桥,2014年底,王新法搬到离工地最近的白梅芳家。他起早摸黑,没日没夜,凡事身先带头。在王新法的感召下,群众纷纷出工、出料,造价18万的桥梁,仅用3.3万就修起了。
“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跟我上’。” 村民白梅芳说,“俺活了60多岁,没看到过这样好的人!”
桥修好了,王新法又将目光投向了薛家6组饮水问题。6组人畜饮水不仅要靠天,水里还含磷。村、支两委也曾找过水源,不是水质差,就是水源远,成本高。
为此,王新法带着村民在薛家附近的群山里钻了半个月,最终在六塔山山腰间找到了合适水源。
2015年正月,王新法与村民连续奋战25天,修起了2个蓄水池,把水引进了6组20余户村民家,还解决了上百亩茶园的灌溉问题。
薛家村有上千亩茶园,但因质量不高,亩平纯收入不到2000块。王新法经过一番考察后,决定带领村民走“有机生态”之路。
他引导村民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将年采茶频率由四五次降到一、二次。同时, 与省里一所大学的专家团队合作,成立了湖南五行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拟将专家的研究成果“素茶点系列”、“功能茶系列”、“精制茶系列”推向市场,让茶园真正成为乡亲们的“绿色银行”。
随着一件件实事的办成,薛家村民看在眼里,心中升起由衷的敬意。在修下河片村道时,路要经过村民彭礼杰的玉米地,彭礼杰和家人主动拔掉尚未成熟的玉米苗,且不要村里一分钱补偿。彭礼杰说,“要说不心疼,那是假的,可一想到这是王村长为乡里乡亲办的大事,就欣然接受了。”
不到4年时间,王新法带领村民开山劈石,修筑了15公里山道,架起了6座桥梁,引来了洁净的山泉水。
失约家人不要紧,失信村民万不能
长期的坚守,源于一身庄严的绿军装。
12年的军旅生涯,让王新法养成了“忠于祖国和人民,服从命听指挥”的良好品格。退武后,战友相聚,谈论最多的是,为祖国和人民做点什么。
“习***提出,建党百周年时,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王新法谈到,“大家一没负担,二不缺钱,能不能找个贫困村,彻底改变其落后面貌。”
王新法的想法,在战友们中引起强烈共鸣。他们先后到四川、甘肃、湖南、湖北等地考察,最终确定到薛家村。王新法顺势成立了“与民共富军人团队”,目前已有140余人。
军人家属曾德美对王新法在薛家的努力,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2014年初,她不顾石家庄某企业的高薪挽留,提前办好退休手续,回到了薛家义务扶贫。
86岁的退伍老兵田玉树,已无力参加义务工劳动。但只要名誉村长带领大家修路、修桥,他都要到施工现场,向王新法敬一个军礼。
田玉树1957年退伍,回到薛家村后,当过教师、广播员、生产队长、农电工。2003年和村民们一起抬高压电杆时,压碎了肩膀,至今双手都不能完全抬起来。为此,他要求电力公司给予赔偿,且一直不停上访。
“我们是军人!”劳动间隙,王新法与田玉树聊开了。“军人就得听从党的召唤,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一切。”王新法一席话,让田玉树再次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人不亲,褂子(军服)亲。”田玉树说。他决定和王新法站在一起,再也不上访了。
“王新法和他的团队是真扶贫、扶真贫,几年来,他们一共捐资150多万元,出钱出力,扶贫扶智,迅速改善了薛家的面貌。”石门县南北镇党委***段少帅赞许道。
王新法来薛家村4年,3个春节没有回家,今年一家人约定相聚海南。“海南怕是去不成了!”1月22日,王新法想起关沙田河上的那座桥,还没评审,突然对扶贫队员谢淼说。“老战友,事情是做不完的,你不能再失约家人了!”谢淼好心规劝。
“失约家人不要紧,失信村民万不能!”王新法坚定地说。为了薛家村的扶贫事业,王新法将家里的大事小情全都扔给了爱人孙景华。他常年待在村里,连女儿生孩子都没回去。逢年过节,孙景华只好带着女儿、外孙女来薛家看他。
2月25日,石门县殡仪馆的吊唁大厅里,哀乐低回,一拨又一拨的人群涌向这里。王新法相濡以沫的妻子来了,他倍加疼爱的女儿来了。她们唯一的要求,就是为王新法换上了一身崭新的迷彩服。
王新法义务驻点扶贫的事迹,得到了组织上的肯定。组织上先后授予王新法他2015年度“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候选人物、常德市第二届道德模范、常德市优秀***员、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等等荣誉。
更新于:9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