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唐代科举考试是分很多科的。
比如:
以儒家经典为主的明经科
以时政策论为主的进士科
以算术为主的明算科
以法律为主的明法科
以书法为主的明字科
以史学为主的明史科…
到了宋朝,逐渐集中在了儒家经典上,其他科目的录取人数越来越少。
到了明朝,更完蛋了,朱元璋规定科举以八股文为主要形式。八股文形式十分雷同,主考官一般也不看考卷的实际内容,主要看考生的书法水平,渐渐的,练八股文和练“台阁体”,成了读书人主要的学习目标,其他学问因为不考,学了也没出路,因此学的人越来越少,逐渐停滞甚至倒退。
比如明朝的天文历法,水平比元朝大大下降,以至于明朝二百多年根本搞不出新历法,只能用元朝的《授时历》。
清朝入关后,觉得这么搞不是个事儿,读书人整天练八股文都练傻了,哪还能有真正的治国安邦之才?
1663年,康熙下旨:永远废除八股文。
但五年之后,又恢复了八股取士。
为啥?
读书人反对:你说废除就废除,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吗?我们这些年的书不白读了?改学“新学”,也不赶趟啊...
02
改不动,那就苟着吧。
但苟了200年之后,就苟不了了。
因为从1840年开始,大清被英法俄日等各路列强轮番爆捶...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廷只能扔下诗书礼乐,埋头造枪炮、建兵船、开矿山、修铁路、架电报、设工厂…
可懂这些新鲜玩意儿的人才,凤毛麟角,根本不够用。
怎么办?
派幼童留学生出国去学习是个办法,可才派出120人就草草收场了(理由?老王之前写过了,链接放在文末了)。
那就改革,建个新的教育体系,批量培养“实学”人才。
尤其1900年夏,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大清国不仅饱受战火,而且威信颜面荡然无存,人心丧尽。再不大力改革,只怕大清很快要完。
慈禧终于下旨:实行“新政”,对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进行大规模的制度改革,以期“重振国势”。
当然也包括科举: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鼓励读书人研究实际学问。
问题又来了——读书人也不干呀。
解决方案:
25岁到50岁的不第秀才,由官府聘用为新式学堂的“国学”老师;
50岁以上的,酌情给个八九品的小官儿当。
就这样,200多年都没干成的事,被逼到亡国边缘,就干成了。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
——鲁迅
03
朝廷也没忘了给秀才们出路:
废除科举后,继续在各省举行三次“优贡”,成绩优异的,赐予官职。
没考上的也不要紧,只要对数理化、财务、军事、铁路、工厂、警察、地理、外交等领域有自己的专长,可以保送。
然而,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
问题就出在三次“优贡”上。
秀才们唯恐三次“优贡”后再也没有当官的机会,因此都拼命去挤这座“独木桥”。
官府一看这阵势,唯恐录取人数太少造成考生不满,闹事,录取名额不得不一扩再扩。
全国加一起,足足有一万多人。
可哪有这么多岗位给他们?
没办法,只好来一场淘汰赛,最后录取了400多人。
400多人里,还夹杂着花钱、走后门的。
那些没钱没人脉的读书人,就更加寒心了。
有些秀才起来抗议,但大多数没有那个勇气,只能另谋生路。
很快,一条新的出路被秀才们发现了——加入新军。
新军待遇相当不错,一个大头兵一个月就能拿四两五钱。
要是混上哨官(相当于排长),一个月20两,就全家吃穿不愁了。
04
秀才们当了兵,新问题又来了。
比如:
过去的兵大字不识一个,头脑简单,只要给军饷就听上司的。长官打骂士兵、老兵欺负新兵,也是司空见惯的事,可在秀才们看来,老子可是有功名的人,士可杀不可辱,怎么能任由你们欺辱?
又比如:
军队里的上升通道也几乎被各种关系户堵死,大头兵们一辈子没啥指望。
再比如:
新军里有不少旗人官兵,军事素质稀松,纪律吊儿郎当,但因为出身,就发双份军饷...
时间一长,好多秀才枕头下都藏着《警世钟》、《***军》之类的小册子,还有不少人暗中成了***党…
05
终于,1911年农历八月十九,湖北新军的***党人在武昌打响了辛亥***第一枪...早对朝廷充满怨恨的新军士兵纷纷起来响应...
受武昌起义的鼓舞,农历九月初九,云南新军发动“重九起义”,起义军攻进云贵总督府,活捉了总督李经曦…
三个月后,隆裕太后下旨宣布清帝退位,大清帝国就此宣告寿终正寝…
客观地说,大清废除科举,是历史必然趋势。是建立现代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
但问题在于,旧式知识分子实在太多,凭大清当时的国家发展水平和治理能力无法加以消化...
PS:
1、热知识:
四川新军秀才里,有个叫朱代珍的,若干年后,他以“朱德”的名字威震神州…
青年朱德
2、冷知识:
朱德的学历,相当于大学本科。精通英、俄、法三国外语,知识渊博。
更新于: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