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军神,百战百胜的卫公李靖,人生大起大落得太快,实在是太刺激了……没错,这是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台词,但是用在李靖身上,再合适不过。而且电影里的唐伯虎,只不过是泡个妞。李靖的人生,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简直就是云霄飞车,是真正的大起大落。
李靖与李唐家族同源自陇西李氏,但是不同支,亲缘关系已经很远了。李唐那一支红红火火,而李靖这支,到他这辈,已经开始落魄了。
尽管如此,李靖本人却是个天才少年,从小就饱读诗书,以建功立业为己任。曾经和他的舅舅,隋朝名将韩擒虎谈论兵法,每每把那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说得连连点头,称赞他深得孙吴之道。老吏部尚书牛弘说他是王佐之才,宰相杨素说他迟早要坐自己的位置,把他都吹上天了。
也许正是这些不着边际的溢美之辞,把李靖搞得有点飘飘然,所以小伙子就显得比较轻狂一点。其实他到隋末,也不过混了个马邑(今山西朔州)郡丞的芝麻官。
你别看他官小,也四十出头了,还跟个愤青似的,跟唐国公、太原留守李渊闹了点矛盾。具体什么矛盾,史书语焉不详,按说两人是远亲,估计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后来天下大乱,李靖觉察到李渊将要起义,就想跑到当时隋炀帝巡幸所在的江都(今江苏扬州)去告发他。还脑洞大开,突发奇想,假扮成囚犯,准备跟着一群犯人一起混到江都去。
真不知卫公先生是怎么想的,告发就告发,不能光明正大去,那就扮成客商、平民之类的好了,非得扮成囚犯,难道是为了省那点路费?
钱倒是省了,哪知这帮犯人是往西走,要先押解到长安去的。结果刚到城里,李渊已经杀来了。兵荒马乱的,官府也不辨真假,直接把李靖扔进牢房,真成了囚犯了。
等到李渊攻入长安,准备大赦囚徒,清点之时,一下就把李靖逮个正着。李渊听到他的名字,不禁有些幸灾乐祸,就把他提来审问:“你小子,这是犯了什么事了?今天好好给我磕几个响头,就把你当个风筝放了。”
李靖昂首挺胸道:“我可没犯罪,乃是假扮囚徒,要去江都告发你造反的事呢!”
李渊顿时火冒三丈,好你个混账,难怪老是鬼头鬼脑的,原来是憋着要坏我大事,得亏被我堵在这了。再加上往日的过结,不杀还等什么?推出去斩了!
李靖脑袋嗡的一声,这下玩大了。不是都说李渊对别人家的忠臣都很客气的吗,我冒这么大险去告密,还不忠啊?怎么还要杀头呢?还建功立业呢,马上要见鬼了,连忙大喊道:“唐公大兴义兵,难道不是要平定暴乱,做大事的么?如今却要泄私愤、杀好人吗!”
李渊一听好家伙,给我扣个大帽子……不过,话倒是没错。正好,李世民赶来求情,于是就坡下驴,当场释放。李世民是最求贤若渴的,马上把李靖引入自己府中,礼敬有加。
虽然逃过一劫,李靖可是在李渊那挂上号了:是个人才不错,就是犟得很,恐怕不好驾驭。果不其然,很快李靖又捅了个篓子。
620年,李世民东征洛阳王世充,进展比较顺利,而此时南方的萧铣开始蠢蠢欲动,李渊准备派自己的堂侄,驻守夔州(音魁,今重庆奉节)的赵郡王李孝恭去平定,又知道他没这个能耐,于是想到了李靖,把他抽调到李孝恭那里当参谋。
李靖轻骑赴任,走到金州(今陕西安康),先露了一小手。当时有土匪数万人盘踞在附近山谷,庐江王李瑗几次前去征讨,都被打败。李靖一来,帮着他略施小计,一举把这群匪军打跑了。
眼看刚有了点起色,李靖又不老实了,让他先去夔州找大军,他倒好,绕了个弯,走到硖州(今湖北宜昌)前线去了,结果被萧铣军困住,好久无法继续动身。
作为李靖来说,可能是因为大战当前,想去先刺探刺探敌情。可是你要知道,李渊本来就对你不放心,你还这么顽皮,擅自行动,简直就是找死。李渊心想你这家伙,又要干啥呀?该不会叛变投敌吧?一怒之下发了道密旨,让硖州都督许绍把他就地正法。这才几年功夫,李靖差点已经在李渊手里死了两次了。
幸好这许绍是个好人,知道李靖有大才,凭借跟李渊的老同学关系,好话说尽,又帮李靖找回一条命。两次死里逃生,两遇贵人相助,也是吉人自有天相。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李靖乖乖到了夔州,从此开始在战场上大发神威。先是遇到开州(今重庆开县)蛮兵叛乱,李孝恭出战不利,李靖仅率兵八百,就攻破敌营,又以伏兵之计,阵斩其首领,俘虏五千。这回李渊可高了兴了,不但下诏褒奖,让他不必担心功名富贵,而且手书一封,告诉他:既往不咎,过去的事朕早就不挂在心上了。其实离他密诏杀李靖的事才过没多久,无非是打一巴掌揉三揉,不得不说高祖同志在驾驭臣下方面,手法还是很老练的。
接下来李靖的人生,更是像开了挂一样,拦都拦不住。南征北战,东征西讨,故事很长,且容再述,用李世民的话来说:南平吴会,北清沙漠,西定慕容。总之就是,李世民能搞定的,李靖能搞定;李世民搞不定的,李靖也能搞定。
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李靖想必也是成熟了很多,沉稳下来的他,终于尽显军神本色。而且从此在政治上可谓处处小心谨慎,这也使他得以善始善终,终老大唐。都说人必是要经历磨难,才能真正长大,李靖就是如此吧。
#历史##隋唐#
——返回上方点击关注,精彩内容陆续推出。用历史的光,照亮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