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了解和学习《周易》,就不得不把历代主要的易学源流、思潮和名家名著做个基本梭理,这样便于我们从全局的角度去理解它的方方面面。
(一)
《周易》最初是卜筮之书,但它的地位很高。《周礼》上说:“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太卜是官名,在西周时,为六卿之一,仅次于三公,大概相当于现在部长的级别。太卜就是专门为国家大事进行预测的“卜筮部长”。因此《周易》这门学问在西周之前都是由天子的卜筮之官专管的,一般人无缘接触。
刘大钧先生的考察认为“至战国时代,《周易》而得传播范围已经有所扩大。但是它流入民间,起码已是春秋末期的事了”。当时的读书人要学的经典是《诗》、《书》、《礼》、《乐》,《周易》还不包括在内。这恰恰是《周易》的幸运,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读书人所念的经典都被烧掉,但是《周易》被认为是“筮卜之事”而得以保存下来。
到西汉时,统治者为“焚书坑儒”***,就把儒家又抬出来。到汉武帝时就直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因为孔圣人为《周易》作“易传”,它被列为学官的经书之一,能通一经的人不但可以免去徭赋,还可以做官。这样学习《周易》直接与个人的生活和仕途产生联系,它的学术地位也火箭一般的上升,一跃而成为六经之首。后世治《易》也莫不以孔子为尊。
下面我们来看看汉人发达的“象数易学”是怎么回事。
(二)
《周易》因为是“卜筮之书”未遭秦火焚灭,但到了汉初传易的也只有一家,这个人叫“田何”。据说孔子传授的易,经过六代人传到了田何。
田何继续往下传,逐渐又成三家:施仇、孟喜、梁丘贺。这三家之《易》当时都是列入“学官”的。什么是“学官”?它是指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通俗点说就是得到皇家认可的、拿着国家俸禄开展教育事业的文人官员。汉代开始设“五经博士”,就是《易》、《书》、《诗》、《礼》和《春秋》这五个学科博士,博士就是“学官”的头衔。
但是“学官”与我们现在的教师不同,说“博士各以‘家法’教授弟子于太学。师生传授之际,要遵守一定的师生关系,不能混乱,这叫作‘守师法’和‘守家法’。先有师法,然后有家法。师法,指一家之学创始人的说经;家法,是指一家之学继承人的说经。例如董仲舒通公羊学(《公羊传》是注释《春秋》的名著),立为博士,他的说经即为师法。再传下去,其弟子更为章句,又衍出小的派别,如“颜氏公羊”、“严氏公羊”,就是家法。如不守师法、家法,非但不能任为博士,即使已任为博士,一旦发现,也要被赶出太学。如西汉孟喜从田王孙学《易》,即因不守家法,不得任博士。博士秩卑而职尊。于教授弟子外,或出使,或议政,往往是担当国家大事。”(百度百科)
我喜欢把古代列入学官的学科称为“官学”,因为它就是由统治者举办和管辖的、旨在培养各种人才的学校系统。
京房
西汉之易,除了上述的施、孟、梁丘三家之外,还有一家也列入了学官,那就是“京氏《易》”。京氏就是京房,他的老师是焦延寿。喜欢易经的人大多知道《焦氏易林》这本书,也是有名的占筮书,就是他写的。焦延寿的老师是孟喜,这样来说,京氏《易》本属施、孟、梁丘三家当中的孟氏《易》,为什么要单独列出来呢?《汉书•儒林传》上说,汉代诸家之《易》都是从田何传下来的,基本差不多,唯独这个京房以纳甲、八宫、世应、飞伏、五星四气等妄言灾异,与各家不同,所以独立成一家。
到了班固写《汉书》的时候,那时的易学已经有十三家了。但是由于施、孟、梁丘三家源于田何,当时影响极大,在《汉书》中排在首位。不过遗憾的是,这三家之《易》都失传了。当中的孟氏《易》由于虞翻五世家传,延续时间较长,一直传到了唐代,但是到宋代也全部亡失了。现在能看到的不过是零星地散落在汉、唐、宋诸书中片言只语。另外一家的京氏《易》也好不了多少,遗文不过数十条,都难窥全貌了。
不过,京氏对于《周易》的注解之文虽然遗失,但其所用的占筮之术---纳甲六爻,却在后世广为流传。现在市面上用三个硬币摇卦占测的方法就是京房的遗法。
当时除了上述四家“官学”之外,民间还有费直和高相这两家“野学”。费氏所传的《易》本与上述四家又不同。在汉代,经学有今、古文之分,四家官学的都是今文之易,费直传的是古文之易。
(三)
到了东汉,受神秘玄虚思潮的影响,谶纬开始流行。“谶”是一种隐秘的语言,假托神仙圣人,预决吉凶,告知将来人事。“纬”是相对“经”而言的,纬是经的分支,由经推演出的其它意义(纬者,经之支流,衍及旁义)。谶纬大概就是假借、附和经文而造出一些玄玄乎乎的预知后事的言论或书籍,基本上认为是迷信一类的东西。不过这个也有点不太好说,比如六祖惠能得了五祖弘忍的衣钵之后下山,因为知道有人要来追杀,五祖就嘱咐他将来要“逢怀则止,遇会则藏”。就是说逢到“怀”这个地方就可以停下来,遇到“会”的时候要躲藏起来。后来慧能大师走到广西怀集县时就不往前再走了,又走到广东的四会县时就隐身起来,一隐就是15年。正应了那句“逢怀则止,遇会则藏”的谶语。
跑题了,再说到了东汉,谶纬流行。那时就有很多谶纬的文字进入到解析《周易》的书中来,《易纬》就是那个时期的作品。这时上面说到的四家官学《易》已处于衰弱的状态,倒是原本在野的费氏《易》经过马融、郑玄和荀爽的作传、作注,在东汉占据强势地位。
总体上说,东汉的《易》比较系统的有三家,分别是郑玄、荀爽和虞翻。郑玄和荀爽传的是费氏《易》,虞翻传的是孟氏《易》。下面大概介绍下这三人。
(四)
郑玄
郑玄自小就是神童,勤奋好学,对文理两科都很感兴趣。据说他八九岁就精通算术,十岁出头就通晓《诗》、《书》、《易》、《礼记》、《春秋》这些经典了。并且,他还喜欢研究方术,比如占候(观天象预测)、风角(通过望气和观察风云的变化进行预测)、隐术等等。这些都需要有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
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郑玄注《易》虽用费氏的古文易,也采用今文的。他解析《周易》除了用“互卦”、“消息”推求卦象外,还用“爻辰”学说。“爻辰”解《易》的最大特点就是结合了天象星辰,很符合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画八卦的记载。具体点说就是用十二辰、二十八宿和四方五行,卦气,十二属相等相值来解释卦爻辞的由来。这个比较专业一点,以后专门写篇文章论述。
(五)
荀爽
东汉末年另一个传习费氏《易》的大家就是荀爽。荀爽是著名的经学家,名士荀淑的第六子。他自幼聪敏好学,潜心经籍,刻苦勤奋。汉桓帝在位时曾被太常赵典举为至孝,拜郎中,对策上奏见解后,弃官离去。为了躲避第二次“党锢之祸”,他隐遁汉滨达十余年,专以著述为事,先后著《礼》、《易传》、《诗传》等,号为“硕儒”。
荀爽解易的特点是用阴阳二气的升降和交通交感的方法。他认为纯阳纯阴的乾、坤两个卦体是代表天地生成万物的根源,天地交而万物生,所以其它的震、巽、坎、离、艮、兑六卦是通过乾、坤的“交互”、“交通”而生成的(乾坤生“六子”之说),然后这“六子”又生成56卦。这样就是:2(乾、坤两卦)+6(六子)+56=64,64卦之间存在着以乾、坤为根源的生成关系。这是先秦“卦变”思想的体现,与《周易》中“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等章句颇为相符。
为此,刘大钧先生做了详细的考察和例证,结论是“荀氏卦变之说并无统一的法式”,就是说他的“六子”生56卦的说法有破绽。但不论如何吧,荀爽的易学成成就在当时影响力还是很大。
(六)
虞翻
同时期另一位也以“卦变”解《易》的名家是虞翻。
说到虞翻,大家很容易想起《三国演义》中那段“舌战群儒”的戏,说诸葛亮与东吴一帮谋士们论辩对曹操的政策问题,这帮谋士以张昭为首,还有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畯、程秉等人。他们被诸葛亮辩得落花流水、哑口无言,当中虞翻的表现就像草包一样。当然,历史上的虞翻不是这样的。
虞翻是浙江余姚人,世人多知他经学造诣深厚,尤其精通《易》学(五世家传孟氏《易》),大多不知道他武艺也十分高强。《三国志》上说“翻能步行,日可三百里,自征讨以来,吏卒无及翻者,明府试跃马,翻能疏步随之”。说他徒步一天能走三百里,要在今天肯定是马拉松冠军;还说他“善使长矛”,就是长枪一类的武器。由于虞翻文武全才,被孙权招致麾下,是东吴集团的智囊团精英之一。孙权曾称赞他“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虞翻讲卦变,不少地方沿袭了荀爽之说,但比荀爽更系统更完备。他的卦变仍是以乾、坤二卦为根源,但由乾、坤生出的是“十辟卦”(不是“乾坤‘六子’”),然后再由“十辟卦”变出52卦,这样2+10+52=64卦。他还以六爻的升降、上下、旁通和消息来谈卦变。
可是,考证的结果也不是完全按照这个逻辑来的,所以“卦变”一说始终不能圆满,后来宋人李之才、朱熹对“卦变”又进行了研究。
除了“卦变”外,虞翻解《易》还有一大特色,就是用“纳甲”。“所谓‘纳甲’说,是以月亮的晦朔盈亏以象八卦,再纳以天干,以此显示八卦消息,使其‘不失其时,如月行天’”(《周易概论》)。通常认为“纳甲”之说始于京房,但从《周易》的一些卦爻辞看,可能源头还在先秦。
(说明一下,但凡文中所提及的“爻辰”、“纳甲”、“卦变”、“卦气”“阴阳升降”、“辟卦”等等的,皆属具体的象数释易范畴,以后会撰文逐个介绍。本文及其系列是《周易》的历代简介,专业的东西就不在里面解释了。)
此外,虞翻还以当时流行的“卦气”之说解《易》。它主要以24节气、72候和每卦“六日七分”来记录和解释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属于历法知识,在我国古代农耕社会指导农业作业实用性极强,十分重要!
由于虞翻是“象数”派的名师,他占测的本领也相当了得。据载关羽败走麦城时,孙权令他占了一卦。虞翻看了卦象说“不出二日断头”。果然关羽被杀。
(七)
东汉人说《易》还有其它方法,比如“蒙气”、“十二禽辰”等等的。从我们介绍的东汉人治《易》的情况看,似乎最为发达。实际不然,东汉的《易》学没有西汉发达。不过,西汉的《易》学资料基本亡佚,今天所能见到比较系统的还是东汉的了。
《周易》的“观象系辞”,本来“象”是指八卦之象,最权威的就是《易传》“说卦”中所列之象。但这些用来解《易》远远不够,后来汉人补充了许多“逸象”,荀氏九家“逸象”有31种,虞翻所传的孟氏《易》取象有331种。可是还不能很好的解释《周易》,不得已又用卦变、爻变等等来解。至京房又出“纳甲”法,他的八宫体系非常可观,将阴阳、五行、六亲、世应、飞伏、游魂、归魂,以及月建、运算、二十八宿等阴阳术数,统统纳于八宫卦六十四卦中,形成了一个庞大、复杂的象数体系。然而,这些仍不是尽头,由于汉代的象数愈演愈繁,“如干分枝,枝又分枝,枝叶繁滋,浸失其本(《经学历史》)”,“以此繁琐众多的取象,一一比附《易》文而解之,遂置《周易》于绝境了”(《周易概论》)。
汉《易》,真是成也“象数”,败也“象数”!也就为后人王弼的“扫象”奠定了基础。
更新于: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