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往往出现在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白露的到来标志着秋天进一步深入,气温开始逐渐降低。而在中华文化中,白露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主题。从《诗经》到唐诗宋词,许多古代文人都曾留下许多传世佳作,咏叹着白露的美好。
白露初至
白露来临之前,天空中经常可见到翱翔的大雁,它们在秋天开始南迁,这也成为了白露的一个美丽景象。在《诗经》中,就出现了关于大雁和白露的诗句:
《诗经·小雅·伐檀》中有“采苏芣兰念兹皇,大雁越白、飞于中央”,其中“越白”就是指大雁的飞翔轨迹,在空中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美丽的白露。这些诗句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美丽的画面,使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妙手。
田间白露
白露的到来也对田间农作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个节气中,野菜和谷类作物开始成熟,并且许多蔬菜和水果的收获量也逐渐增加。在宋代的诗词中,也有许多描写田间白露的佳作:
杨万里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星极寒然轮转低,露重风高喜气回,衡门夜烧铜瓦火,美人双鬓向秋媒。”便描写了一幅在白露的衬托下,秋夜的美好场景。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也写到:“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几日行云无根蒂,九春飞絮有时来。”这些诗句描绘了一个在白露中行走的诗人,景色优美,生活舒适。
白露景象
对于古代文人来说,描绘白露的景象也是他们笔下的重要题材之一。在唐诗中,就有很多佳作可以表现这样的主题:
李白的《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能够让人感受到杯中的美酒、月下的明月以及白露滋润的感觉。
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写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幅陋室的景象,却又好似白露的美景,使人心生向往。
总的来说,白露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主题。无论是大雁越白,还是田间白露,都让人流连忘返。希望我们能够在白露的气息中,感受到秋天的美好。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