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干支第一义?
干支第一义,就是天干地支的原始义。
走到华夏文明的源头,去看干支字质朴、简明的最真义。接下来我们将用一系列文章来探讨干支字的本义。今天我们说解“戊”字。
先看看戊的甲骨文字形:
许慎曰:“戊,中宫也。象六甲五龍相拘絞也。象人胁。”
许老师这里讲的还是阴阳五行,非戊的本来义。在五行方位中,戊己在中宫,属土。胁就是肋。戊代表的是草木生长最茂盛的季节,故《说文》讲:茂,艸丰盛。从艸戊声。茂最早见于诗经中,应该是根据阴阳五行理论创造出来的字,是个后起字,其产生时间晚于“戊”的甲骨文字形太多,不足以论证戊的本义。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戊“象兵器形,盖为戉戚之属”。
从甲骨文字形看,戊象兵器形当无可疑。戉戚都是斧类的兵器,戊是否戉戚类兵器还需进一步研究。
由1、2、3号字可以看出,戊是长柄兵器。4、5、6号字是1、2、3号字的变形,符号化严重:直柄写成了弯曲的笔画,另外还增添了装饰性笔画。由4、5、6号字可以看出,戊从戈,可能是戈一类的兵器。
更仔细一点观察我们会发现,2、3号字也已经出现符号化倾向。字的底部加了一个短横,是一个装饰性笔画。3号字竖画的上部也出现了一个短横,与竖画一起构成一个戈字,“戊”字中的戈由此衍生出来。
当然,不能仅根据字中有个部件戈 就断定这个字代表的就是戈一类的武器。在周朝以前,戈长期处于主战武器的地位,戈在合体字中就是兵器的代称。比如戌是斧类武器,也从戈,以后我们会讲到。所以,在合体字中有个戈字,往往说明该字代表的可能是兵器,比如戚;或者与战争有关,比如战。戚、战都不是戈类武器。
明明枪和矛制作更简单,为什么戈会变成主战武器呢?
在金属武器出现之前,因为锋利度不够,冷兵器的攻击效果主要取决于武器攻击时所能具有的动能的大小。上古时期直刺武器需要借助人体在冲锋时的速度获得动能。一旦战事胶着陷入混战状态,不能助跑,枪矛击刺之前的加速距离只有几十公分,速度不够,动能不够。不够锋利的直刺类武器在这样的情况下的威力就不够了。此时长柄兵器横向挥动时加速的空间够大,加上杠杆省距离的作用,使得尾端可以达到很高的速度,所以威力巨大。同样依靠挥舞进攻的武器,斧太重,柄就不能做得太长,攻击范围自然小了。戈的制造成本相对于斧要小得多,适合于大规模列装。所以戈成了那个时代的主战武器。
从出土青铜武器数量来看,商朝的主战武器就是戈。
戊有长柄,上部有横置的攻击部,不是戈就是斧。
2、3号是由1号字变形过来的。所以我们要重点研究1号字的结构。
竖画代表的是长木杆。另一部分有分叉,不可能是斧。不是斧,就只能是戈了。可是,我们又何曾见过有横向分叉的戈?
研究似乎进入了死胡同,出路在哪里?
让我们把眼光一路往后看:
春秋时期,青铜昂贵。
公元前642年,楚成王赠给郑文公1000斤铜,然后立马后悔,又不好意思把这批铜要回来,于是派使者追上郑文公,约定这批铜只能做礼器。其他诸侯都笑话楚成王小气,现实是铜真的太宝贵了。
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前夕,晋文公“伐其木以益其兵”,说明当时晋国青铜武器也是不够用的,还在用木制武器。
晋楚是春秋时期的大国,他们的青铜都不够用,其他小诸侯国更不够用。把时间再往前推至西周以至商朝,青铜贵如黄金,贵族才用得起,主要用于制造礼器和兵器。普通士兵不可能配装青铜武器。贵族肯定是用青铜武器,高等级士兵可能用上青铜兵器。
再往前推至夏朝,青铜冶炼技术和规模都远不及商朝,所以夏朝的军队使用的武器主要是木制和石制武器。待干支二十二字都分析完后,我会给大家证明:干支字应该产生于夏朝之前。前面我们已经证明戊不是斧而是戈,现在又知道戊不是金属武器而是木制武器,故戊应为木戈!
“戊”的戈头为什么有分叉呢?为什么不是直的戈头呢?那是因为直的戈头难以固定。那时候没有凿子更没有钢钻,打孔非常地困难。所以根本不可能大规模装备钻孔的木戈。单用捆绑的方法没法将直的戈头横向紧固在木柄上。而有分叉的戈头就可以较稳定地安装在木柄上,分叉处提供了固定点。两股叉还有扩大攻击范围的作用。
从1号字和7号字还可以看出,戊的攻击部是有分叉的一端而不是另一端。我的第一感是把分叉处叉住木杆更容易固定。我做过这个实验。戈头用的是茶树,茶树的木质紧实坚硬。几次模拟攻击之后,戈头就从分叉处裂开了。树枝从分叉处用力很容易裂开。所以石器时代砍柴是从上往下暴击树枝。他们靠的是打裂树枝而不是锋刃砍入木质部。
总之,戊是装着有分叉的木戈的象形!
最开始,我是根据“戊”的字形推理得出“戊是装着有分叉的木戈的象形”这一结论的。后来在《汉典》网上看到7号戊字,验证了我对分叉戈头的猜想。
青铜出现后,青铜戈代替木戈成了必然。硬度更大更锋利也更方便紧固安装。所以木戈只能盛行于石器时代。人们不可能在青铜戈已经出现的年代造出一个代表木戈的字来。“戊”产生于石器时代是铁定的事实!
接下来,我还会找出更多证据证明:汉字在石器时代已经成熟!我会让怀疑中国有超过五千年的文明史的人闭嘴!
除了上述几点,“戊”后面还藏着另一个一个中华文明的巨大秘密!限于篇幅与知识结构的连贯性需要,我要到讲《文字考古与先秦史》才能给大家讲了,敬请谅解。
搞清戊的本义,我长舒一口气。揭秘“戊”的过程让我倍感刺激。
下一期我们解“己”字。“己”的本义虽已弄清,但我还是没弄清“己”为什么可以表示“自己”,希望读者能帮我解疑。
注:两个青铜戈的图片来自网络,甲骨文字形来自《汉典》网。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