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某日深夜,千家万户熄灭灯火,独留皎月点缀黑暗,女青年萧芸蹲在方凳旁点亮一盏小灯,借着微弱的光芒在信纸上奋笔疾书。
早已理顺的思路顺着笔墨流淌而出,四周万籁俱寂,笔尖划过纸面,发出的沙沙声叫人听得格外真切。
这是老知青萧芸返回城里的第三年,刚回来时,她便作为职工家属被招进株洲一家工厂的幼儿园做老师,过着忙碌而平静的生活。
然而这份平静却很快因为不甚公平的待遇而出现了裂痕,身边许多和萧芸有着相同经历的知青朋友,都在因为不友好的政策而抱怨。
后来有人提议,让萧芸代表大家写一封信反映情况,经过一番考虑和构思后,萧芸写下了一封被称作《知青福音书》的信件。
这个女人写下的这封信,改变了8000万知青的命运,可是,她本人却并没有享受到任何的红利。
漫漫返城路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去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数百万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前往农村,在劳动中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一名叫做萧芸的湖南湘潭女孩,在第一批知识青年下乡时就报了名,不久后下放到了湘潭县下属的姜畲镇,那一年她刚刚15岁。
萧芸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曾是湖南常德农校的校长,母亲是一名教师,她从小便在父母的熏陶下爱上了读书学习。
然而,小家庭的幸福生活在萧芸还不满十岁时就出现了变故,父亲被送去接受劳动改造,母亲也受到了牵连。
上山下乡开始后,萧芸积极报名,是同一批知青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但她浑身没有一点小孩子的娇气,在同伴中是出了名的能吃苦。
最初时,知青被安排到姜畲镇的茶场开山,无论男女都干一样的活,每天扛着锄头、背着箩筐区挖土、抬土,干得都是又苦又累的活。
以前在城里从没干过重活的萧芸很快就觉得吃不消,但却从没有想过要退缩,反而一直咬着牙默默坚持。
三年后,茶场的开山任务完成,知青们又要被分配到不同的生产队,其中有一支叫做老虎岩的生产队——因为地处极偏远的山村,知青们都不想被分配到那里。
最终一向积极的萧芸被分配到了老虎岩生产队,她面对这一事实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去了老虎岩生产队落户。
虽然萧芸心里也觉得老虎岩生产队条件艰苦,但她却没有在嘴上抱怨过,依旧像从前一般任劳任怨,做事非常干脆利落。
这样一个爽利踏实的女孩自然十分招人喜爱,不久后便有热心乡亲介绍她与大队支书的儿子李开彦认识,两人的关系也日渐熟络起来。
当两个年轻人走到了谈婚论嫁那一步时,萧芸却犹豫了起来,因为她和其他知青一样,心中始终牵挂着回城的事。
但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回城一事久久没有音信,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这个念头,萧芸也终于不再傻傻等待,而是选择了李开彦结婚。
女儿出生后,萧芸便将心中对于回城的盼望埋进了更深的角落中,她强迫自己不再去回想从前的生活,仿佛幼时的一切都只是一场梦一般。
命运总是爱同人玩笑,就在回到城市的念头在萧芸心中几乎难觅踪影时,全国上下掀起了知青返城热潮。
萧芸听闻这个消息后,心中升起一片复杂的情绪,埋藏在心底多年的愿望终于迎来了变成现实的机会,但她已经有了丈夫和女儿,不再像从前那般无所牵挂,来去自由。
经过一番权衡后,萧芸还是于1979年带着女儿离开乡村,踏上了返城之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株洲。
回到城市后,萧芸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分配到了株洲一家工厂下属的幼儿园当老师,边工作边抚养女儿,过着简单平静的生活。
知青福音书
虽然当年上山下乡时被称作“知识青年”,但绝大多数知青的实际学历只有中学水平,因此他们返城后能够胜任的工作并不多,有很多都被安排进了工厂做工人。
萧芸自回城后便每天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每天单位、家里两点一线,其他事都不放在心上,但偶尔她也会参加一些知青聚会。
因为有着共同的回忆和经历,这些知青们常常聚在一起聊天,萧芸也被拉去参加了几次。
虽说是聚会,但氛围却并非是欢乐的,反而带着浓重的无奈和痛苦底色,因为他们都有着共同的难解的烦恼。
这些曾经上山下乡吃了不少苦的知青们原以为回到自己曾经生活的城市后,生活会逐渐好起来,但现实却不如他们所愿,回城后他们反而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
离开城市时还是少年模样的男女们,如今回到城市时都近乎步入了中年,正是肩头扛着最重的责任的年纪。
但此时的城市生活,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他们来说已经有些陌生,很多政策他们都不了解,新工作所需的技能他们也不具备,因此他们回城后在生活上遇到了不少的困难。
其中最令人头痛的便是工龄计算问题,因为是半路回到城市工作,所以在当时的政策下,他们的工龄都是从回城后开始计算的。
一直以来,人们在工作中能够享受的薪资待遇以及职位升迁都和工龄紧密挂钩,工龄越长则享受的待遇更加丰厚。
刚回城的知青没有工龄,从前在农村辛苦攒下的“工分”也都随着回城被一笔勾销。
他们在各行各业中从事着最底层的工作,拿着微薄的工资,在各种福利待遇问题上被排在最后,晋升希望渺茫。
那些已经三四十岁拖家带口的知青仅靠这一点工资,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
萧芸听着朋友们的抱怨,也不知该如何安慰,只能轻叹一口气,为对方递上一杯水。
时光一天天流逝,这些老知青们心中的不满和愤懑也越积越深,最终不知是谁提议,要写一封信给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大家再一起签上名字,争取国家的重视。
曾经在一个村子里劳动的知青,知道萧芸平时就喜欢写作,因此推荐她来执笔写这封信。
看着围在身边的朋友们,都向自己投来期盼的目光,萧芸也不忍心推脱,点点头接下了这个任务。
正式开始动笔前,萧芸认真考虑了写这封信的目的,既然是为了反映情况,寻求照顾政策,那就不能只是简单地写一封信来抱怨,这封信一定要切中要害,才能引起领导的重视。
经过一番认真思考后,萧芸认定只有党中央发布文件,才能够真正解决知青没有工龄的问题,因此她写了一封大的报告,准备向中央明示。
1982年10月7日晚,萧芸独坐在家中的小板凳上,奋笔疾书到天亮,将自己做知青这些年来的真实感受,以及回城后知青的遭遇,做了简单的陈述,呼吁国家为这些曾经为祖国建设奉献青春的知青提供一些帮助。
在这封信的末尾,萧芸写下“我们真诚地希望,我们微弱的呼声,能唤回国家领导传送的福音”。
百折仍不悔
这一封言辞恳切的报告,耗费了萧芸不少的心血,最终写成后,她放下手中的笔,如释重负。
但未曾想——当她将这封自己精心书写的报告拿到大家面前时,却没有收获想象中的激动与兴奋,其他老知青的脸上反而露出了尴尬为难的神色。
原本愤愤不平的老知青们在读罢萧芸写好的报告后,一个个都仿佛熄了火,竟然没有一个人主动拿起笔签上自己的名字,这和他们原本说好的计划完全不同。
几乎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面露难色,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相互推诿着不愿意做第一个签下自己名字的人,萧芸对此十分不解。
后来有一个人看场面实在尴尬,站出来点破了大家心中的顾虑,原来大家的本意只是想给工厂的领导写信申请一些福利,但如今萧芸所写的这份报告将此事直接捅上了中央,他们没人敢做这个出头鸟。
当时十年时期刚刚过去不久,人们还没从彼时紧张的社会氛围中走出来,因此但她们读到萧芸在报告中写下的那些略显犀利强硬的句子,都觉得胆战心惊。
这样的情况让萧芸陷入了两难,一方面如果真的按照大家所说那样只是给工厂领导写信,问题根本得不到解决。
而另一方面,她心中也犯了嘀咕,这封信或许真的会带来严重的后果,那作为写下这封信的人,她必然要承受严重的后果。
但这封信已经写成,并且那么多人都看过了,萧芸心一横还是决定让这封信去发挥它的作用。
或许是天无绝人之路,几天后,有一个叫做何秋爱的知青找到了萧芸,表示自己要在《知青福音书》上签名。
萧芸知道何秋爱的丈夫是伤残军人,家中生活也很困难,她不想要何秋爱跟自己一起承受危险,坚持不要她签字。
何秋爱听萧芸阐述了其中利弊后叹了一口气,转而向萧芸另要了一份报告要寄给她的表姐,她表姐的丈夫是湖南省一家杂志社的编辑部主任,可以帮忙将报告递到湖南省委办公厅去。
萧芸同意了这个提议,最终这份报告除了萧芸手中的底稿外,还抄写了三份,一份交给了何秋爱的表姐,一份寄给了倡导青年运动的《中国青年报》,还有一份寄到了国家计划委员会。
在将三份报告分别寄出后,萧芸一直生活在忐忑当中,既盼望着能够早点听到回音,又怕传来的是不好的消息,让自己带入深渊。
在报告被寄出半年后,萧芸收到了信访办主任送来的消息,她所写的报告被送到了中央。
听到这个消息后,那颗一直悬在萧芸心头的大石头仿佛在瞬间落了地,虽然不知道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前方等待着自己的道路究竟是光明还是黑暗,她只觉得轻松了许多。
但从那之后,那封报告就仿佛石沉大海一般,再没有任何消息。
1999年,萧芸经历了一场人生震荡,原本还算美满的家庭破碎了,比家庭更破碎的是她的心,因此她选择放下自己拥有的一切远走他乡。
萧芸以一种十分随意的方法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她在一张纸上写了几座城市的名字,然后撕碎,团成了纸团,从中抓取了一个。
不久后,她来到了纸团上的目的地——合肥。
人生又一村
回想起来,萧芸也会感叹自己的命运实在是跌宕起伏,人到中年本该安稳度日,她却背上行囊再次重启人生。
她来到合肥后凭借着自己的好文采,在一家报社做了编辑,开启了和从前几十年全然不同的一段人生。
这时她才迟迟回过神,发觉到自己心中对于文字的热爱,明白了原来她从前过得一直并非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萧芸遇到了志同道合的领导和同事,认真工作、努力打拼,每一天被涂满了色彩,过得十分充实。
1999年8月,大家照常在工作加班,总编看着编辑们辛苦的样子,便邀请大家一起吃饭。
在饭桌上闲聊时,忽然有人问起萧芸为什么突然背井离乡跑到安徽做编辑,从前工作的那么多年工龄都作废了。
萧芸一开始听这话还有些摸不着头脑,因为报社里的同事都知道她从前是知青,知青又怎么会有多么长的工龄呢?
见她呆愣愣地不回答,这位同事又接着补上了一句:好像是你们知青当中有人给中央写信争取了新的工龄政策……
这句话传入萧芸的耳朵后,她感觉仿佛浑身触电了一般,周遭的声音都听不到了,只剩下那一句在她脑海中不断回响。
萧芸回过神来时,同事们都在关切地看着她,那位提问的同事更是显得十分内疚,仿佛以为自己戳中了萧芸的伤心事,冒犯到了她。
萧芸微笑着宽慰大家,然后平静道:“那封信是我写的!”
在场的同时纷纷安静下来,半信半疑地看着她,萧芸略显激动地表示自己还留着底稿,想要证明自己说的是实话。
新闻人总是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总编一听这话便叫萧芸回去赶快找到原件,这件事若是能够写成一篇文章发表,或许会引发强烈的反响。
经过一番辗转,那封被留在湖南老家的底稿,寄到了萧芸的手中,她为了8000多万知青请命,改变众人命运的事迹也被写成了报道登上报纸,萧芸一下子成为了新闻人物。
但由于萧芸出于自身的考量,没有将原件交给自己所在的报社,而是又转交给了身在南京的朋友,使得《南京日报》成为了这篇文章的首发。
文章发出时,萧芸已经失业了,日子过得并不好,但那篇文章为她带来了许多的关注,很多单位向她抛出橄榄枝,也有很多人主动提出要帮助她,但萧芸都委婉谢绝了。
所谓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倚,新闻报道为她带来了热度也带来了无尽的质疑与谩骂。
人们在读过萧芸的有关报道后,认为其中有很多失实捏造的部分,比如知青的人数其实并没有8000万,以及真正引起中央对于知青工龄问题重视的,也并非是萧芸所写的《知青福音书》。
但这些负能量的声音如同雪片般纷至沓来时,萧芸也觉得百口莫辩,仿佛自己成为了一个贪天之功的小人。
但萧芸是一个内心分外强大的女性,无论境遇怎样变化,她能够很好的调节自己,她从没有真正的认为这件事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但她也不否认自己曾经勇敢为知青争取权益的行为。
1996年,勇敢的萧芸再次踏出了自己人生中的重要一步,她选择了下海经商,再次投身于奋斗的浪潮中,为自己争取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从少女时期开始,萧芸便显露出了她十分有主见并且意志坚定的一面,只要是她做好决定的事情,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她也总是要做到的。
为了帮助知青争取权益,她耗费了几天几夜的心血写下一封言辞恳切的报告,试图从根源上解决大家的难题。
即便其他知青都因为怕担责任而选择了退缩,没有站在她的身后给予她支持,她最终也还是迈出了那看似离经叛道的一步,为争取福利的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像萧芸这般胸中有丘壑之人,无论遇到了怎样的坎坷和挫折,总能够凭着自己的一腔孤勇和热血,闯出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知青福音书〉的前前后后》 2004年6月15日 《江淮文史》
《她改变了8000万知情的命运》 2003年8月15日 《三月风》
更新于:2个月前